CHINESE NARRATION:纪录片《中国》第1集:春秋

First published: 2023-10-25
Last updated: 2023-10-27

1、ORIGINAL VIDEO RESOURCE
『【ENG SUB】China EP1: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ime丨MGTV』(YOUTUBE53’00”:https://youtu.be/byjBNKyQXJ0

2、TRANSCRIPTION
(RIGHT CLICK & SAVE THE TEXT FILE: NARRATION_CHINA1_01.TXT

那是一个宁静的午后,
洛阳城外,
阳光透过树梢洒满林间,
远道而来的孔丘
和他仰慕已久的李耳
做了最后一次交谈。

年轻的孔丘滔滔不绝,
既慷慨,
又坦诚,
讲述了他对
时下风气的焦虑和疑惑,
也表达了
他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李耳只是听着,
不置可否。

临别之时,
李耳终于打破沉默,
说道:
仁人者送人以言。

他缓缓地送给孔丘一句话,
这段话的意义,
直到多年以后,
孔丘才会真正领悟。

二人执礼作别。

此刻,
他们心中都明白,
今生今世,
这样的会面与对谈
很难再有。

李耳注视着孔丘渐渐远去,
有一瞬间,
他感觉这个年轻人
仿佛正在走进浩瀚星空。

清风徐来,
李耳长久伫立,
一动不动。

这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一段
令人遐想无限的故事,
那遥远而又清晰的光芒
一直照耀到今天。

孔丘所属的朝代
被称为“周”。

此时,
在孔丘生活的黄河流域,
人类文明
至少已经延续了三千年。

尽管周朝初期,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
已将“宅兹中国”这四个字
刻在青铜礼器“何尊”上,
但孔丘尚未知晓,
自己所在的地方
就是后人所说的
中国。

青铜礼器是周朝礼制的象征。

作为立国之本,
周朝建立了一整套
完备的宗法制度与礼乐文明。

朝贡、
祭祀、
丧葬、
婚娶,
都设有规范的仪制。

所用乐舞
及青铜器物的数量和制式,
被用来标志上下尊卑的
等级身份,
也为整个社会
带来安定有序的生活。

但到了孔丘生活的年代,
周朝已建立五百多年,
国力走向衰落,
它所创立的礼乐制度
也渐渐松弛荒疏。

孔丘个子很高,
他喜欢读书,
也喜欢四处游历。

按照当时的习惯,
他被称呼为
孔子。

孔子的家乡在鲁国,
也就是今天的
山东省南部一带,
那里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

分封制始于周朝初期,
原本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结果却带来分裂。

数百年间,全
国出现了大大小小
一百多个诸侯国,
它们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

自从周平王为了避犬戎之祸,
将都城东迁至洛阳,
周王朝就开始走下坡路。

面对失序混乱的时局,
自幼好礼的鲁国人孔子
感到内心困惑,
他萌生了考察社会的念头。

孔子最想去的一个地方,
就是东周的都城
洛阳。

他最想见的一个人,
是住在洛阳的李耳,
后人更熟悉他的另一个名字
老子。

机会来临得稍显意外。

鲁国国君鲁昭公赏赐的
一架马车和一名随从,
带着孔子来到他的梦想之地,
眼前所见让他深感震撼。

就在孔子出生那年,
老子担任了
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这是掌管国家档案典籍的史官,
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

周朝以及之前的漫长年月中,
知识一直被权贵阶层垄断,
学术典籍由王室集中管控,
教习传授只局限于
王公大臣与贵族之间,
底层平民是没有
学习的路径和权利的。

老子管理的守藏室,
几乎集合了当时
中国文化的全部精髓。

看到这些凝结着
前人智慧和精神的珍贵经典,
更增加了孔子
对周礼鼎盛时期的崇尚之心。

当然,
这一次拜访,
他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来的。

他想向老子请教“礼”,
证明自己对“礼”的坚持没有错。

他更想与老子探讨
当下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期待自己的主张能获得认同。

对孔子来说,
老子不仅是值得尊敬的长者,
更是一个见多识广的智者。

他掌握着这个国家
最核心的文化资源,
学问渊博而且善于思考,
对人生、
对自然
乃至整个宇宙,
都有独到见解。

孔子讲述了自己对礼制分明、
伦理规范的周公时代的向往,
希望借此拯救
正在崩塌的社会秩序。

老子则将世间运行的法则
称为“道”,
主张道法自然,
认为人要顺应自然规律行事,
不妄为,
不强求。

他提倡无为而治,
执政者应“以无事取天下”。

两个人的观点显然相去甚远。

但面对老子,
孔子始终是谦逊的,
他并不失望。

他来了,
问了,
他听到了,
也表达了。

中国历史上最具象征意味的
一次思想交汇与碰撞,
如同所有意味深长的大事那样,
安静地留在了时间深处。

告别洛阳,
孔子踏上返回鲁国的路程。

眼前的这个世界,
让他感到越来越陌生。

市井街头,
偶尔尚能发现
上古之风的影子,
那是人与人之间
最基本的怜悯与关怀。

但那似乎只是短短的一瞬,
看起来更像是
上一个时代的回光返照。

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随着周天子权力的丧失
而日渐崩塌,
一切都在不可阻挡地
朝着一个方向坠落。

诸侯国的烽火正在摧毁的,
不仅仅是一个
存续了数百年的朝代,
还有让这片土地和人民
绵延安稳的精神结构。

上层的权力争夺,
正一层一层地
由外及内地
破坏着世道人心。

没有什么比这
更加刺痛孔子的内心,
他不能容忍天下
就这样滑向深渊,
他必须要做点什么。

事实上,
在拜访老子之前,
和辞别老子之后,
孔子的想法一直没有改变过。

他要想方设法地
呼唤并恢复周礼,
他要把散落在地上的
礼制碎片
一点一点拼起来,
重新安放进世人的心中。

他当然知道,
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一切从教化做起。

孔子向众人敞开大门,
他打破周王朝
多年沿袭的官学传统,
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

知识不再是贵族独享的特权。

孔子提出,
有教无类。

不论出身贵贱、
禀赋高下,
都应该获得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只要交少许学费,
哪怕只有一条干肉,
就可以到他这里
读书、学习。

很快,就有
大批平民子弟前来求教。

孔子为学生们开设了
礼、乐、射、御、书、数
六门课程,
这被后人称为“六艺”。

孔子办学的地点
有个好听的名字
杏坛。

这是一所面向
平民大众开放的开放式学校,
孔子要把庙堂之上
正在衰弱的“礼”
传播到村野民间。

“礼”是他所教授的
一门重要课程,
它代表着秩序、规范、伦理,
是维系社会运转、
人与人关系的制度纽带。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孔子认为,
“礼”是一个人
乃至一个国家行事的标准。

以礼为基础,
孔子提出了
他最重要的哲学思想
“仁”。

关于什么是“仁”,
他给出过不同的解释。

而“仁”的核心
就是“爱人”,
是做人需要秉持的基本道理。

这位正值盛年的老师,
有着丰沛涌动的思想,
对教育充满热情。

教学相长,
让知识如清泉般流动。

当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思考能力,
探问天地人生的奥义,
开始成为中国人的一种自觉。

在杏坛广收门徒的日子,
是孔子人生中
少有的一段快乐时光。

然而,
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
却中断了
他正在声名远播的教学生涯。

公元前517年的一天,
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突然传来:
鲁国国君鲁昭公逃走了。

孔子在震惊中赶往国都。

事情的起因,
是鲁国权贵季平子
与大臣郈昭伯的一场游戏。

二人在斗鸡时相互舞弊,
引发矛盾,
郈昭伯向国君告状。

鲁昭公想借此
削弱季平子的势力,
派兵攻打。

季平子联合鲁国另外两大贵族
孟孙氏、叔孙氏反攻。

鲁昭公战败,
被迫逃往齐国避难。

季平子宣布,
鲁国大权由自己接管。
所有人都保持着沉默。

“是可忍,孰不可忍?”
面对这场
僭越犯上的军事政变,
孔子无比惊愕。

他的愤怒,
没有带来任何改变。

亲眼目睹
鲁国国土上的礼崩乐坏,
孔子的内心如受千钧重锤。

他一直坚定地信奉和传播
“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的理念,
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
臣子要有臣子的本分。

而鲁国刚刚发生的一切,
分明就是
君不君、臣不臣。
礼在何处,
仁又在何处?
这个世界还会变好吗?
孔子追随鲁昭公到了齐国。

在齐国,
孔子和他的思想
并未受到重视。

几年后,
他重新回到鲁国。

公元前510年,
那个曾经赠送马车、随从,
成全孔子去见老子的鲁昭公,
死在流亡的路上。

这一年,
孔子42岁。

大时代里的个人命运,
总是由不得自己做主,
包括天子在内。

历史正在走向下一个路口,
周天子号令天下的时代
一去不返。

诸侯国群雄蜂起、
割据一方,
为了土地、财富和权力,
相互间攻伐不断。

在孔子出生之前,
已先后有五个诸侯国
依次称霸。

争斗愈演愈烈,
距离孔子想要的礼乐复兴
却愈行愈远。

重新回到鲁国的孔子
蛰伏了很久。

他的弟子子路、冉求等
已相继步入政坛,
各自施展抱负。

孔子一面教书,
一面静观其变。

十数载光阴过得很慢,
也很快。

鲁国会需要他吗?
他的政治理想能实现吗?
他在等待。

终于有一天,
他等来了鲁国新任国君
鲁定公的邀请。

公元前501年,
51岁的孔子被任命为
鲁国中都的地方官
中都宰,
相当于现在的市长。

一年后他升任司空,
主管工程建设,
接着又升任大司寇,
主管司法。

56岁这年,
他以大司寇一职
代理鲁国国相,
孔子走到了从政生涯的巅峰。

参与治理国政三个月,
鲁国的内政外交就大有起色。
百姓安居乐业、
各守礼法,
四处路不拾遗、
宾至如归。

但孔子自身的处境,
却变得内外交困。

孔子没有忘记
当年贵族势力对国君的威胁。

他对鲁定公说,
臣子没有私藏的武器,
大夫不能拥有
周长300丈的城邑。

为符合礼制,
他下令拆毁
鲁国最有权势的
三大贵族的城邑。

遭到反对几乎是必然的,
这个被称为“墮三都”的行动
半途而废,
孔子与权贵间的矛盾
却已然埋下。

而鲁国的良好局面,
也引发了邻国的关注。

东北面接壤的齐国十分不安,
担心孔子的作为
会令鲁国称霸。

他们采取的对策很简单,
就是设法阻止孔子主政。

眼见当权者
一步步陷入齐国的计谋,
孔子深感失望,
于是,
他再一次离开鲁国。

重新踏上旅途的孔子
已经56岁了,
但他的心情竟不算太坏。

既然鲁国承担不起
自己的政治寄托,
那就另寻明主吧。

而且这一次,
他并不是一个人上路。

一众弟子相随,
至少让他不再孤独。

怀抱着希望与理想,
辛苦的行程
也就不乏浪漫色彩。

这群布道者目标明确,
他们游走各国,
就是为了广播“仁”和“礼”的主张,
寄望能为执政者所用。

他们首先来到卫国,
因为被人在国君面前说了坏话,
只待了十个月便匆匆离去。

前往陈国途中,
孔子被匡地的人误识为仇人
而身陷囹圄。

弟子恐慌,
孔子安慰他们说:
周文王虽然没有了,
但周的礼乐文化,
不都还在我们身上吗?
上天若想灭周礼,
便不会让我们掌握;
如果上天不想灭周礼,
那匡人又能拿我如何?

到了宋国,
孔子带着弟子在大树下研习礼仪。

宋国司马听说后
想要加害他们,
就把大树砍了。

弟子催促老师快点离开,
孔子却依旧坦然:
上天既然赋予了我德行,
那他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抵达郑国时,
孔子不慎和弟子走散,
独自一人被落在外城东门。

有人告诉他的学生子贡,
说东门有个人
瘦瘠疲惫,
好像一条丧家之狗。

子贡找到孔子后,
将旁人的描述转述给他,
却引来孔子哈哈大笑:
然哉,然哉,
说我像丧家之狗,
那个人说得很对啊。

这一路,
茫茫四野,
有迷路不知前途的时候,
也有人困马乏、
风雨交加的时候。

他们被盗贼抢走过财物和车辆,
也被很多人侮辱过、
嘲笑过,
有时候连小孩子
都会讥讽他们。

孔子已过耳顺之年,
他已经是个老人了。

他所经历的这段颠沛流离,
被后人取了一个轻松的名字
周游列国。

其中的甘苦况味,
恐怕只有孔子
和他的弟子们才能体会。

东周列国
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这群人
时而衣衫褴褛、形同乞丐,
时而鼓琴论道、指点天下,
或许那个轻松的名字
并没有取错。

风声也好,
雨声也好,
孔子的弦歌一路不断。

他以理性的中庸之道
面对每一次挫折,
却从未动摇。

他是一个屡败屡战的勇者。

尽管在世人看来,
孔子是如此的怀才不遇、
失意落魄。

他拜访了
一个又一个国君,
被一个又一个国君拒绝。

君王们此刻只关心一件事:
如何才能成为下一个霸主。

礼制仁爱,
显然无法帮助他们
立时开疆拓土,
即刻成就霸业。

这是一次漫长的、
不知终点在哪里的旅途。

一行人走走停停,
就这样走过了匆匆数年。

究竟该往哪里去,
他们并没有计划。

每一次的出发,
可能是因为突发的战乱,
也可能因为
任性而善变的君王。

因为诸侯国力量的此消彼长,
以及随之冒出来的
新的机会和召唤。

他们的脚下似乎没有方向,
但心中却有方向。

理想主义者孔子,
用近乎固执的行动
去实践理想,
这远远超出了
成败本身的意义。

公元前489年,
在外游走数年的孔子,
遭遇了人生中
最严重的一次危机。

事情听起来很有些荒谬。

吴国攻击陈国,
楚国发兵相救,
原本这只是
诸侯国间的普通一战。

楚昭王听说孔子此时
正好在陈蔡两国
交界的地方,
就派人去请他。

陈蔡两国的
主事大夫听说后,
非常恐慌。

之前他们听取
孔子的诤言,
心里却知道,
孔子所讥讽的,
句句切中时弊。

这样的贤人
如果为楚国所用,
恐怕会对自己不利。

为了不让孔子去楚国,
陈蔡两国派人
将孔子一行
围堵在荒野之中。

行动受阻,
食物不足,
弟子们病倒了很多,
一个个脸上露出饥苦之色。

一天,
两天,
三天,
围困没有丝毫放松的迹象。

粮食就要断绝,
大家都饿得站不起来了。

只有孔子,
却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照常讲经说道,
诵书弹琴。

一些弟子支撑不下去,
三三两两地离开了。

子路对这个无妄之灾
很是不悦,
他忍不住去问老师:
君子也会有
如此困窘的时候吗?
孔子回答他:
君子即使身陷困境,
也会有自己的坚守;
小人若遇到困境,
就只会胡作非为。

虽然给子路的答案
一如往常的坚定明确,
但这一次的困厄,
实在性命攸关、
非比寻常,
孔子的心中也并非没有疑问。

他逐一召来各个弟子,
问了他们同一个问题:
我的主张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我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
子路说:
也许是我们的仁德还不够,
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
也许是我们的智慧还不足,
所以别人不肯放行。

孔子反驳他:
如果仁者一定会让人相信,
那伯夷、叔齐
怎么会饿死在首阳山?
如果智者就能畅行无阻,
那王子比干
怎么会被纣王剖心?
子贡接着前来应答,
他说:
夫子的学说太渊博、
太宏大了,
所以没有国家容得下你。

夫子可以稍微降低一下标准吗?
孔子批评他:
不好好修习学问,
反而降低自己去迎合,
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最后一个作答的,
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

颜回的话说到了他心里:
虽然不被天下接受,
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没修好夫子之道,
是我们的耻辱;
我们修好了夫子之道,
却未被采纳,
是当权者的耻辱。

孔子听完,
欣然而笑。

时间又过去了一天,
最后一点充饥的稀粥
已经见底,
陆续又有看不到希望的弟子
选择离去。

这或许是孔子一生中
对自己最为怀疑的时刻,
现实的困境和内心的困境
一起包围了他。

和弟子们的交流,
更像是他的自我拷问。

我的主张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我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
他应该无数次
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
也应该无数次地
回答过自己。

回望走过的道路,
他想起了多年前
洛阳城外的那个下午。

老子的临别赠言,
仿佛预言了他
必将遇到的磨难。

老子说:
聪敏深察之人离死亡很近,
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
博学善辩者常常招致危险,
因为他喜欢揭人之短。

在招致危险
并且离死亡很近的这一刻,
孔子完全理解了老子的苦心,
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
离老子这么近过。

又一个黑夜降临,
被困数日的孔子
期望能从神秘的卦象中
看到未来。

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命,
他的天命到底是什么呢?
主张一切顺其自然的老子,
已经打算辞官隐世、
云游四方,
那是老子的理想。

孔子却始终关心
着现实世界。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这是孔子主动选择的天命。

被围困的第七天,
孔子派去向楚昭王求救的子贡,
终于带着楚国的兵马回来了。

天亮了,
此前所有的
饥饿、困苦、挣扎、
怀疑、隐忍、委屈、愤懑,
顷刻间烟消云散。

整整七天七夜,
恍若重生。

后世有言:
上天若没有降生孔子,
中国的历史
将万古如长夜。

七日之围,
如同一个思想史上的寓言。

孔子从未停止寻找出路,
为受困的弟子,
为受困的自己,
也为受困的中国。

摆脱围困后,
孔子打算前往楚国。

楚昭王已准备
将700里地分封给他,
那个南方的大国
会是他们可以立足的地方吗?
共同面对过生死考验,
让师生们更加珍惜
同行的每一段路,
孔子越来越像是
一个精神领袖。

他们还不知道,
楚国的王宫里,
正发生一段对话。

大臣向楚昭王提出,
楚国祖先受封时,
封地只有50里。

孔子总在重申周朝法度,
倘若任用他,
楚国还怎么能堂堂正正地
拥有现在这方圆几千里之地呢?
给孔子封地,
加上贤能的弟子辅佐,
这可不是楚国之福。

楚昭王于是作罢。

没过多久,
这位赏识孔子才能的
楚国国君就死了,
意望又一次幻灭。

途径一处渡口时,
孔子遇到了一个
让他此生都很难忘的人。

这个人名叫接舆,
看起来行为乖张,
人们称他为“楚狂人”。

接舆大摇大摆地
从孔子面前走过,
一边走,一边唱:
凤兮凤兮,
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凤凰呀凤凰,
你的德行为什么衰落至此?
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
未来的还可以迎头赶上。

孔子很想叫住他,
跟他聊上几句,
但接舆没有给他机会,
头也不回就走掉了。

在很多解读里,
接舆是那个来给孔子
当头棒喝的人:
过去的时代虽然美好,
但终究是要过去了,
不如面对未来吧。

经过了陈蔡之围的孔子
对很多事都不在意了,
触动他的,
或许是接舆唱的最后一句:
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
殆矣。

罢了,罢了,
现在从政的人都岌岌可危。

孔子已经失去对政治的热情,
之后,
他拒绝了在卫国做官的弟子
子路的执政之请,
并告诫子路: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他心中念念不忘的,
也许从来
就只有礼乐这一件事。

在世人眼中,
孔子又何尝不是一位狂人呢?

周游列国14年后,
孔子终于回到鲁国,
回到属于他的杏坛。

当年跟随他出游的弟子,
多已学成出仕,
孔子在家乡继续开课授徒。

相传,
他一生弟子三千,
有贤人七十二。

但这些都难以安慰
暮年的孤独,
悲伤的事情一件件接踵而至。

他最心爱的弟子颜回
突然病死,
陪伴他最久的子路
死于战乱,
唯一的儿子
也先他而去。

生命的最后几年里,
孔子沉迷于《易》。

他翻来覆去反复研读,
以至于编联竹简的皮绳
断了多次。

他似乎从中看到了
超越个体人生的、
更加复杂的宇宙和自然。

这部四十多年前
在老子的图书馆里
一扫而过的著作,
现在,
他终于能体会到其中玄妙,
他也终于
懂得了老子。

公元前479年,
病重已久的孔子
等来了弟子子贡。

他从病榻上慢慢起身,
迎上前去,
用尽最后一丝力气,
远远地冲子贡喊道:
你为何来得这样迟啊?
这一年,
孔子73岁。

七日后,孔子去世。

岁月苍茫,
曾经
在一个温暖的春日黄昏,
孔子独自来到大河岸边,
看着川流不息的河水,
他发出了一声悠远的感叹: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时间像流水一样消逝,
孔子知道
生命的有限和遗憾。

终其一生,
连孔子自己都未必意识到,
他肩负的使命有多么宏阔。

他以一己之力游说天下,
进而创生了一套
独特的思想体系,
后世称为“儒家”的学说
由此开启。

他所编撰修订的
《诗》《书》《礼》
《乐》《易》《春秋》
六部著作,
被奉为儒学经典。

孔子的一生,
遭受了太多的非议和质疑,
承担了太多误解。

他在生前
并没有获得期望中的成功,
甚至一再失败。

然而,
这正是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光荣。

正是他的那些在当时
不被理解、
不被需要、
不被欣赏的思想,
深深地影响了后世中国两千年。

这些思想,
如同一条亘古不绝的大河,
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川流不息,
不舍昼夜。

一个彬彬有礼的时代结束了,
后人用“春秋”二字
为这个时代命名。

几乎在同一时期,
人类迎来了一次
非凡的思想大爆发,
伟大的思想家集中涌现。

古希腊有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
古印度有释迦牟尼。

他们提出的
思想命题与伦理原则,
缔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

有人将其称为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

就在那个伟大的时代,
在亚洲东部的中国,
老子和孔子双星闪耀。

他们站在中国思想史的原点,
成为后来者仰望的高山。

在没有了老子与孔子的岁月里,
寒暑易节,
春种秋收,
大地依旧
在按照自己的节奏运行。

历史,
也在跌宕起伏的纷争中,
继续向前伸展。

###